作者:劉承恩
👩🍳 懷孕前諮詢
🔹 孕前諮詢應從青春期開始,並持續對所有有生育潛能的糖尿病患者,納入常規糖尿病照護【🌟證據等級A】
🔹 應討論家庭計劃,處方並使用有效避孕措施(建議長效可逆避孕方式),直到個人治療計劃與HbA1c達標,適合懷孕【🌟證據等級A】
🔹 強調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目標HbA1c<6.5%,以降低先天畸形、子癇前期、巨大嬰兒及早產風險【🌟證據等級A】
🔹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者,孕前應接受糖尿病篩檢與護理,以預防先天畸形【證據等級E】
👩🎓 懷孕前護理
🔹 計劃懷孕者,應接受由內分泌專科、母胎醫學專家、營養師及糖尿病護理專家組成的多學科孕前護理【證據等級B】
🔹 孕前護理應涵蓋血糖管理、營養、運動、自我護理教育及糖尿病併發症篩檢【證據等級B】
🔹 計劃懷孕或已懷孕者,應知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應於孕前及孕期定期散瞳眼底檢查【證據等級B】
💊 孕期血糖目標
🔹 建議孕期進行血糖監測,目標:空腹血糖 <95 mg/dL ,1小時餐後血糖 <140 mg/dL ,2小時餐後血糖 <120 mg/dL 【證據等級B】
🔹 懷孕期間HbA1c目標<6%,但若低血糖風險增加,目標可放寬至<7%【證據等級B】
🔹 持續血糖監測(CGM)有助於控制血糖並降低胎兒風險【🌟證據等級A】
🔹 建議1型糖尿病孕婦使用CGM,以降低巨大嬰兒及新生兒低血糖風險【🌟證據等級A】
🌿 糖尿病孕期管理
🔹 營養諮詢應提倡均衡飲食,包括水果、蔬菜、全穀物、魚類等【證據等級C】
🔹 生活方式改變為妊娠糖尿病管理的基礎,若無法達標,應使用胰島素治療【🌟證據等級A】
🔹 遠距醫療與實體就診結合,可提升妊娠糖尿病管理效果【🌟證據等級A】
🔹 第1型糖尿病孕婦應使用胰島素治療,且胰島素為妊娠糖尿病及妊娠第2型糖尿病的首選藥物【🌟證據等級A】
🔹 第1型糖尿病孕婦可使用自動胰島素輸送(AID)系統,以達到孕期特定血糖目標【🌟證據等級A】
🔹 不建議使用Metformin與glyburide,因其可穿過胎盤影響胎兒【🌟證據等級A】
⚠️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與阿司匹林
🔹 第1型或2型糖尿病孕婦應於妊娠12-16週開始服用100-150mg/天低劑量阿司匹林,以降低子癇前症風險。【證據等級E】
🏥 妊娠期藥物考慮
🔹 對於慢性高血壓糖尿病孕婦,血壓控制目標為110-135/85 mmHg,以降低母體高血壓風險【🌟證據等級A】
🔹 ACEi、ARB等藥物應於受孕前停用,避免影響胎兒發育【證據等級B】
🔹 降脂藥物一般應於受孕前停用,若有高膽固醇風險,可考慮持續使用【證據等級E】
🏠 產後護理
🔹 產後應調整胰島素劑量,以適應胰島素需求下降【證據等級C】
🔹 所有糖尿病患者應討論並實施避孕計劃【🌟證據等級A】
🔹 鼓勵糖尿病產婦進行母乳餵養,以降低母嬰後續糖尿病風險【🌟證據等級A】
🔹 產後應進行心理社會評估與自我護理支持【證據等級E】
🔹 產後4-12週應進行75g葡萄糖耐受試驗,以篩檢妊娠糖尿病病史者的糖尿病風險【證據等級B】
🔹 有妊娠糖尿病病史者應每1-3年篩檢第2型糖尿病【證據等級B】
🔹 若糖尿病前期者為過重或肥胖,應進行密集生活型態調整與/或Metformin治療【🌟證據等級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