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承恩
養育孩子有許多甜蜜的時刻,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親手製作的卡片、愛的親吻擁抱...,都是為人父母的滿足。養育孩子也是一件辛苦的事,除了體力疲累之外,心力耗盡才是父母真正的挑戰。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使寶寶---不吵不鬧、乖巧聽話,但現實上往往還是免不了經歷孩子的發脾氣、情緒失控、不講道理、聽不懂人話的過程。
被情緒困住的弟弟
一天晚上,姊弟倆在浴室玩水玩得起勁,沒過多久弟弟突然崩潰大哭,原來是姐姐玩水潑到弟弟的臉。當下弟弟不斷嘶吼:「嗚~我要媽媽來~嗚~嗚!」,拒絕了我的協助。我找太太一起過來,弟弟憤怒的跺腳、哭鬧:「我要~嗚~臉潑水~」,當太太要幫忙擦臉時,他的情緒更加激動:「我要臉潑水!~嗚~~嗚~妳在外面...」
我和太太一頭霧水,在他哭鬧嘶吼跳針的情況下反覆確認,原來他要姐姐用原本的水桶再潑他水一次,然後媽媽站在門外等,最後才能進去幫他擦臉。
弟弟被自己的情緒困住了!他需要在父母面前重現每個場景,好得著深刻的同理和安慰。過程中是很煎熬的,我們需要冷靜地在哭鬧與嘶吼聲中試著了解他的想法和需要,協助他解開情緒的結。
面對孩子的情緒
面對孩子情緒潰堤、生氣哭鬧時,我也在摸索合適的應對之道。
我嘗試"講述道理":「請你冷靜,不可以對爸媽發脾氣,有什麼需要講清楚,不要提出一些莫名其妙、強人所難的要求!」,這對大一點的孩子或許有用,但對3歲正被自己情緒困住的孩子就幫助不大。
我嘗試"威脅利誘":「你再哭就自己關在浴室!你不哭才能吃點心!」,當孩子情緒高漲時,這招只是提油救火。
我嘗試"打罵處罰":「數到三給我閉嘴,不然打屁股,一~二~三(拍)! 還哭,再打(拍~拍)!」。打罵對兒子幾乎是反效果,因為恐懼和疼痛可以暫時壓制他的情緒,卻沒有根本的解決問題,大部分的時候只是燃起更激烈和持久的情緒反應。
我嘗試"離開現場",因為我實在受不了小孩哭鬧,我和太太達成共識,如果孩子被情緒困住而我也無法忍受,她可以帶孩子出去冷靜,或是我離開家冷靜。
這些方法都有限制,過程中也有許多夫妻衝突與教養的無力。近來學習到孩子腦部構造和發展過程,這幫助我在教養孩子上有更全面的眼光和思維。
認識腦部構造: 杏仁核(amygdala)與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杏仁核共兩顆,位於大腦左右半球顳葉內側(medial temporal lobe),與海馬迴(hipocampus)同屬於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主管情緒、動機、行為和記憶。杏仁核可以產生恐懼、憤怒、厭惡、不安、悲傷、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就像身體的警鈴,在孩子面對外在壓力或挫折時,產生攻擊(Fight)、逃避(Flight)和呆滯(Freeze)等對應行為。
當孩子因為壓力、挫折導致杏仁核過度活化,在負面情緒不斷累積下,造成孩子被情緒困住了(杏仁核劫持),父母會看到孩子有胡鬧、崩潰、跳針、失控等行為。
前額葉位於大腦前方,負責整合感官訊息,透過理性邏輯思考,主導解決問題、分析事情與執行能力。前額葉和杏仁核之間有神經聯繫,前額葉可以調節杏仁核所產生的情緒反應,使我們冷靜下來、富有彈性和同理心。但是,孩童的前額葉從2歲開始建構,要到20多歲才發展完全,這時才能聽懂父母所說的道理、同理父母的感受。
因此,孩子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受到杏仁核的影響,會有情緒不穩或發脾氣的現象。當我們知道孩子腦部構造和發展過程的受限,父母就比較不會因為不切實際的期待而被孩子的情緒所激怒。
幫助孩子打開情緒的結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的杏仁核冷靜下來、打開情緒的結呢?父母可以學習"幫助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和情緒",比如「姐姐潑水你很生氣對不對?」、「媽媽沒有趕快過來安慰你很失落對不對?」、「我看到你很傷心難過!」。當父母說出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接納和同理,前額葉皮質就會傳送安撫的訊息給杏仁核,讓杏仁核逐漸冷靜下來,孩子的情緒也可以得到安撫。
如果倒轉過來,換成父母發洩自己的情緒,像是「你這樣哭鬧我真的很生氣!」、「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真的很不乖,我真後悔生出你這種兒子!」,大聲吼叫或打罵,只會不斷刺激孩子的杏仁核,讓他們情緒更加爆發難以收拾。
不要惹兒女的氣(不要激怒兒女)
聖經說:「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免得他們灰心喪志。」(歌羅西書三章21節)。另一處又強調:「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卻要照著主的教訓和勸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六章4節)。
從聖經的教導來看,面對孩子的情緒,首先不要讓自己在情緒中用高壓打罵、威脅利誘的方式激怒兒女,在警鈴大響的杏仁核上火上加油。透過說出孩子的情緒、同理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情緒冷靜下來,才能夠聽得下真理的教導、學習正確的價值觀和培養健康的人格。
正確的管教並不是發洩情緒或強勢壓抑,也不是放任不管或無所作為,重點在於第一時間先「不要激怒兒女」(降低杏仁核作用),然後才能「照著主的教訓和勸戒,養育他們」(提高前額葉皮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