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1月26日 星期三

遊戲力:建立連結,接納情緒!

            

讀者:劉承恩


重新建立連結


當我從醫院拖著疲憊的身心打開家門,有時孩子會熱情的招呼擁抱,有時只是自顧自的玩玩具。這時心裡會想:「孩子不吵我最好,可以樂得輕鬆、耳根清靜」。但我可能忽略一個事實---當孩子看起來像是不要父親理會他時,實際仍然渴望父親的愛與關注。孩子心裡可能想著:「爸爸常常不在家,都是媽媽在我身邊;爸爸比較在乎工作,不在乎我;我等爸爸好久,爸爸什麼時候要來找我?」。

父親往往被期待為一個成功的男人,而非和兒女關係緊密的父親。當工作或人際壓力導致忙碌與疲憊時,父親也並不那麼享受陪伴孩子的"精心時刻"或是與孩子建立緊密的連結。

與孩子建立緊密的關係需要堅持,也要尊重孩子建立連結的方式和節奏,方式可能透過玩遊戲、聆聽對話或是愛的擁抱。當孩子似乎並不是那麼熱情回應時,把孩子的行為翻譯為想要連結的請求,有助於打開孤立的高塔;也有可能孩子被情緒困擾,而這些情緒阻礙了他與父母連結的能力。


壓抑vs釋放情緒?


還記得國小因為受傷哭泣時被訓導主任怒斥:「男生不准哭!」。在嚴格教養環境下長大的男性,在情緒表達上承受許多眼光與期待,以至於壓抑成為習慣,我們告訴自己:要冷靜沉著,不能表現脆弱的情緒。成為父親後,自然也無法忍受哭泣的嬰兒或有情緒的孩子,我試圖要孩子忍住他們的情緒,就如同我過去忍住自己的情緒一樣。

研究顯示,男性對嬰兒哭泣聲的反應,比聽到火警鈴聲還痛苦,難怪有許多家暴事件中的毆打與虐待發生在孩子哭泣時。男人較難忍受孩子的哭泣,就想用打罵來壓制,但這些強硬行為只是引來孩子更多的哭泣和恐懼。於是衝突升溫、打罵升級,更逼使父親用更多賄賂、威脅、嘲諷、懇求、斥責、隔離、妥協的方式來壓制孩子。

就如洪水需要疏導而不是防堵,情緒也需要釋放的出口而不是強硬壓抑。過度的壓抑會導致情緒失控和爆發,也可能導致焦慮和憂鬱。情緒失控看起來好像情緒表達過度,但其實是過度壓抑,沒有足夠抒發的出口。

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父親需要提醒自己孩子哭泣沒有關係,害怕或恐懼都可以被接受。這對父親來說並不容易,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然後安靜不吵鬧XD)!父親需要提醒自己:健康的情緒表達和親密的連結是息息相關的!


面對哭泣和脾氣


「在孩子發脾氣時,如果父母能夠在情緒上陪伴孩子,即使父母的立場是堅決地拒絕孩子的要求,他還是能讓孩子學習到:當他們經歷心靈的暗夜時,自己不會孤單的被遺留在那裏。」-李伯曼

「發脾氣不是理性的行為,但當孩子感覺到威脅或是無助時,他們就是會把生氣的情緒感受投射在他們最親近的人身上。」-惠芙樂

過去認為孩子哭泣發脾氣就是胡鬧、悖逆頂撞父母,應該予以處罰。但處罰的效果只是暫時用暴力壓抑,並沒有真正處理問題核心,也讓我透過這本書有更多的學習與反思。

學齡前孩子的語言還沒發展到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立場和感受的地步,孩子對身體的控制也還未發展完全以至於處處受限。哭泣和發脾氣成為他們在挫折時最無助卻有力的表達,這時他們需要的是同理與協助,並不是責罵或處罰。

大一點的孩子,父母需要學習聆聽他們的情緒表達,而非想盡辦法制止他們發脾氣;引導他們分享情緒深層的"感受"與"需要",而非孤立處罰孩子。

父母就像一塊海綿,接納、吸收孩子的情緒,成為孩子的避風港。過程充滿捨己與艱辛,需要夫妻、家庭和社群團體緊密的支持,才能走得健康長遠。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