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建立一個嚴厲、威權的父親形象,有助於訓練孩子成為一個有紀律、守規矩、肯上進、負責任的人。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哭鬧和情緒,自己習慣用高壓、強制、打罵的手段嘗試"修理壞掉的孩子",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孩子的情緒高漲,夫妻的衝突升溫,自己也更加挫折和憤怒。很感謝太太推薦我看這本遊戲力,也是我們所參與親子共學團所推薦閱讀的書,幫助我重新思考管教的方式。
「世界上有許多可怕的事情,但最糟的莫過於孩子懼怕他的父親、母親或老師。他害怕他們,而不是愛和信任。」-柯爾恰刻醫師
父母冷靜下來
父母難免在情緒激動的當下執行管教,不管是口頭的訓斥或是身體的處罰。訓斥和體罰可以短暫壓抑孩子的哭鬧,卻無法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以羞辱、嘲諷和威脅所留下的情緒傷害可能比體罰的疼痛來的更深遠長久。
如何在盛怒中冷靜下來是相當不容易的,聖經說: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各書一:19)。和其他有相近年紀孩子的父母交談、成為彼此的支持是一個好方法。在交談過程中,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並不是世界上唯一想對小孩翻白眼、大聲咆嘯甚至出手打小孩的父母;可以讓我們了解所有的小孩都有成長的必經過程。和其他有孩子的父母交談可以讓我們認清現實並給彼此支持。
建立親子連結
我們和孩子是否有緊密的關係與連結呢?孩子多數的行為會不會是關係破壞或連結斷裂所產生的問題呢?有時候打罵處罰只會帶來孩子的孤立感或親子間更嚴重的隔閡,重新連結可能需要一個愛的擁抱或單獨的精心時刻,來聆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當孩子心裡的杯子空了,他們需要的是被愛填滿而不是接受打罵,衝突常出在父母的杯子也空了(或許是因為工作壓力、夫妻衝突...),以至於沒有愛和耐心可以給孩子,只剩下情緒的言詞或打罵的回應。
當我們把孩子的行為問題看做是"我們一起的"問題,而不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事情通常可以比較建設性而非情緒性的解決。
有時父母的確需要適度的處罰獲取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記得我們的目標是和孩子在關係上有愛的連結、看見他們身心健康的長大成熟,並不是要增加孩子的恐懼或孤立。
保羅對以弗所教會說:「我們不再作小孩子,要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在愛中建立自己。」(以弗所書四:13-16)
培養孩子判斷
與其透過處罰強逼孩子聽話和服從,父母更需要幫助孩子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思考判斷能力需要透過在愛的連結下與孩子對話---聆聽他們的想法也平靜訴說我們的感受,並教導正確的價值觀與判斷力。過程或許需要腦力激盪不同的處理方式、討論道德兩難或灰色地帶議題。
行為學派試圖利用獎賞和處罰讓孩子繞過理性思考而進入反射式的服從,但處罰一些衝動、難搞、不配合的孩子卻是沒效果的,原因是這些孩子不容易因為處罰和懼怕改變行為。結果對孩子的處罰越來越重,孩子的行為卻越來越乖僻叛逆。
律法的獎勵和處罰不會帶來真正的悔改與轉變,因為律法是惹動忿怒、叫人受罰的(羅馬書四:15)。不守規矩的孩子需要的不是處罰,而是他人的協助與扶持,如同聖經所說"我們的軟弱有聖靈(保惠師、訓誨師、安慰者、幫助者)幫助"(羅馬書八:26)
孩子需要在愛和恩典中成長為體貼成熟、思慮周到、誠實善良的大人。
行為感受需求
父母的挑戰是看穿孩子的表面行為,注意到孩子內心的感受和需求。將孩子困擾我們的行為翻譯為"孩子感受..."或"孩子需要..."對管教會有幫助。
若沒有看穿表面行為底下的感受與需求,親子之間的衝突和挫折會與日俱增。孩子的哭鬧,可能是他感受很糟,需要擁抱,但我們卻以大吼回應。孩子黏人,可能是他覺得寂寞,需要陪伴,但我們卻叫他滾開。孩子的悖逆行為,可能是他們感受連結斷裂,需要與父母重新和好,但我們卻用打罵回應。
管教當中的生氣、挫折、易怒、報復,代表我們只是讓孩子表面的行為激起我們的情緒感受,而沒有去檢視孩子的感受與需求。許多時候我們和孩子一樣,只是我們比較高大又掌握資源而已。
記得提醒自己:有效的管教帶來對話與連結,無效的管教導致孤立與分離。
給予清楚界線
父母多半以為自己必須在"嚴厲管教"和"放任隨和"之間做選擇,有的家庭施行嚴格的管教,有的家庭則是放縱。嚴格的父母忽略孩子有自主選擇的能力;放縱的父母忽略孩子有對家庭貢獻的需求。這兩個極端都因為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鬧和情緒,只是一個用處罰、一個用退讓罷了!
比起板起臉孔修理或教訓孩子,寵壞孩子的父母不能忍受孩子有任何沮喪、生氣或挫折的情緒,或者無法忍受孩子的哭鬧,因此便違反自己的價值觀與判斷力而屈服退讓了!結果孩子開始用情緒脅迫勒索,成為操控父母的能手。
真正的問題不在"鎮壓"或"放縱",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在管教中有明確的界線、適當的引導、親密的連結、關愛的態度,接納孩子在當中會有的情緒和感受,逐漸引導他們成為有道德、負責任並快樂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