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承恩
最快樂的爸爸?
妻子住院開刀的那一週,是孩子們與媽媽分離最久的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則是人生第一次獨自扛起白天上班、夜晚照顧三個孩子的「類單親」生活。那一週不長,卻讓我更深刻體會單親家庭父母的辛苦與壓力。
白天,在診所處理醫療與行政事務,扮演著院長與醫師的角色;晚上回到家,才是真正的考驗開始。
幫孩子檢查功課、洗澡、刷牙、洗衣、收拾家務……這些雖然繁瑣,卻不是最令人疲憊的。最讓人心累、也最需要用心的,是陪伴孩子們處理情緒:手足間的爭執、面對困難的不安、對媽媽深深的思念與難以言喻的憂傷。
那一週,我想起2019年全國電子的一部微電影《我的百變爸爸》。
影片中,一位單親父親因妻子病逝,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從女兒被同學欺負,到母親節的孤單落寞,從少女情懷的初戀,到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父親默默守候在她身旁,始終不曾缺席。
最讓我動容的,是結尾那幕。
女兒穿上媽媽生前的衣服,對爸爸說:「讓你一個人陪女兒長大,你辛苦了。」她緊接著說出那句催淚的告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希望你也能成為最快樂的爸爸。」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深處的求告
詩篇一百三十篇開頭這樣說:「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祢求告!」這「深處」不是單一的,而是重重的、層層的。有時候,我們因愛主的緣故,被帶進難以逃離的深處——不是因為走錯了路,而是因為主的手親自引導。
我們總渴望人生平坦順遂、一帆風順。然而在神的眼中,「深處」往往是祂塑造我們、試煉我們的必經之地。那裡黑暗、深沉,彷彿連神也遠離了,讓人無力掙脫,只能仰望。
真正的深處,是我們無法靠自己逃脫的處境。在那裡,我們停止掙扎、放下抱怨,學會單單等候。正如這首詩所描述的:那經歷深處的人,並不怨天尤人,而是安靜地伏在主前,對神說:「主啊,我知道這是祢的手,是祢要熬煉我,除去我的自義與驕傲,使我學習完全屬於祢。」
詩篇後半段描繪了這樣一顆安靜等候的心:「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5節)這種等候,不是因為絕望,不是無奈的忍受,也不是消極的聽天由命,而是因為心中有主的話語、主的應許作根基,進而充滿信心的仰望。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6節)如守夜的人期待天明,我們也在漫長的黑夜中守望,盼望主的再來。等到天亮,一切勞苦都要歇息,心靈得著安息。
是啊!我們家正在對抗癌症這個「深處」之中,但我們不灰心。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羅馬書第十三章12節);神總不撇下、也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第十三章5節)。願我們學會安息、安靜、等候,直到主親自施恩,讓我們從深處升起,重新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