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8月2日 星期一

腹膜透析腹膜炎的致病菌與治療

 
作者:劉承恩


上一篇文章中提到腹膜透析相關腹膜炎的成因與症狀,這一篇文章要來談到致病菌與治療。


致病細菌


從致病菌的比例上來說,大約45~65%是革蘭氏陽性菌、15~35%是革蘭氏陰性菌、3~5%是黴菌造成。有些時候並不一定會培養出細菌,這時候就要使用經驗性抗生素治療。

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包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pp)、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p)、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腸球菌(Enterococcus spp)與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spp)。

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包括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p)與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黴菌感染並不常見,若確診為黴菌感染需要將透析導管移除。


抗生素治療


在送出腹膜透析液檢體做細胞分析與細菌培養後,須馬上使用能夠涵蓋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的經驗性抗生素。

涵蓋革蘭氏陽性菌的經驗性抗生素包括第一代頭孢菌素(cefazolin),若有高抗藥性須使用萬古黴素(vancomycin)。

涵蓋革蘭氏陰性菌的經驗性抗生素包括第三或四代頭孢菌素(ceftazidime, cefepime)或是aminoglycoside類抗生素。

就算細菌培養有效,一般也不會使用 quinolones類抗生素做腹腔內治療,一來因為有生物膜(biofilm)導致效果變差,二來容易增加困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風險。


治療療程


除了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和鏈球菌(Streptococcus)是治療兩周,其餘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皆須治療三周。


抗生素給予方式


建議優先選用腹腔內抗生素治療,除非病人出現菌血症或敗血症再用靜脈抗生素治療。可以採用連續性(每袋藥水皆加入抗生素)或是間歇性(每天只有一包留置超過六小時的藥水加入抗生素)治療方式,可以先從間歇性治療開始,若治療不如預期再改為連續性治療。


抗生素使用劑量

間歇性治療劑量

連續性治療劑量


評估療效


通常在治療48小時之內臨床症狀會改善,可以再次收取腹膜透析液檢驗白血球細胞數,應該比治療前數量降低。若治療後第三天白血球細胞數仍然大於1000有六成是治療失敗。


移除導管


以下幾種狀況需要考慮移除腹膜透析導管。
1. 頑固性腹膜炎 (Refractory peritonitis),經過適當抗生素治療五天後仍然未見改善。
2. 反覆性腹膜炎(Relapsing peritonitis),四周內再次感染同一菌種。
3. 黴菌感染。
4. 合併腹腔內膿瘍、穿孔。


重點摘要


腹膜透析腹膜炎在確診後須盡快使用經驗性抗生素,以腹膜內抗生素治療為優先選擇,可以使用間歇性或連續性治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