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8月9日 星期一

阿嬤,妳為什麼沒感覺?談糖尿病神經病變

  

作者:劉承恩

"阿嬤,阿嬤,妳的腳為什麼沒感覺?"相信大家一定廣告中可愛童真的小女孩記憶猶新,但廣告中阿嬤的腳為什麼會沒有感覺呢?這就要從糖尿病的神經病變說起。

說起糖尿病,真是萬病之源。從大血管病變 (腦中風、心肌梗塞、腳截肢)到小血管病變 (視網膜病變、慢性腎臟病、洗腎、周邊神經病變),對全身器官影響很大,也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品質。以下我將針對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分類、危險因子、鑑別診斷和治療為大家說明。




分類

糖尿病神經病變並無統一診斷標準,只要是糖尿病患者,排除其他周邊神經病變病因,以理學檢查或電生理測試,呈現周邊神經功能異常的徵兆症狀,就可診斷為糖尿病神經病變。

以台灣本土的研究來看,以不同的篩檢方法(音叉震動、電生理檢查、疾病分類代碼ICD-9、密西根神經病變篩檢量表)來看,盛行率大約為30%。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作型式可以分為因血糖不穩導致的急性神經病變,和長期糖尿病導致的慢性感覺運動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典型症狀包含末梢燒灼痛、針刺般疼痛、麻木,對觸碰、振動失去對稱性的遠端感知或喪失對針刺與溫度的感覺。




危險因子


根據研究,危險因子和年齡、糖尿病罹病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菸皆有相關。其中以糖化血色素 (HbA1c) 控制不佳和疾病呈現強烈正相關。

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糖尿病小血管病變 (視網膜病變、慢性腎臟病、周邊神經病變)明顯增加,彼此之間也有相關性。所以當腎臟科醫師和眼科醫師診斷出您有慢性腎臟病或視網膜疾病時,有很高比率您也有糖尿病神經病變。





診斷


症狀上可分為疼痛型症狀 (燒灼痛、刀割痛、觸電痛、冰凍痛、抽痛、針刺痛)或非疼痛型症狀 (無知覺、麻木)。可以用密西根足部神經病變篩檢量表 (MNSI)計算分數,或是使用音叉 (震動感覺)、單股纖維 (壓力感覺)、棉花 (輕觸感覺)、金屬湯匙 (溫度感覺)、牙籤 (疼痛感覺)來診斷。或以精密檢測(電生理檢查、神經切片、排汗測試等)來輔助。




鑑別診斷


第一個鑑別診斷是周邊阻塞性動脈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on disease, PAOD),可以由疼痛位置和休息後是否能緩解做判斷。




第二個鑑別診斷是尿毒性神經病變 (Uremic neuropathy),和腎功能惡化有關,需要靠透析甚至腎臟移植才能改善。




治療


治療方向包括預防(控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非藥物治療 (運動、心理治療、衛教、生活方式改善),和藥物治療 (抗癲癇藥物、抗憂鬱藥物、鴉片類藥物、外部用藥)。






目前在美國、歐盟、台灣皆有糖尿病神經病變適應症的藥物包括Pregabalin (Lyrica利瑞卡)和Duloxetine(Cymbalta千憂解)。普遍來說神經病變改善幅度與劑量相關,但相對的副作用也會更多。副作用包含嗜睡、頭暈、體重增加和腸胃道症狀。





重點整理


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危險因子包含血糖控制不佳、年紀大、高血壓、高血脂和腎臟病。糖尿病小血管併發症(眼睛視網膜病變、慢性腎臟病、周邊神經病變)時常接連出現,當醫師發現其中一種併發症時,需要注意到另外兩種併發症可能同時存在。目前各國臨床治療指引大都建議使用Pregabalin和Duloxetine做治療,詳情請與您的醫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