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承恩
孩子的分離焦慮
「我不要回家,我要陪媽媽留在醫院……」
哭聲在病房走廊迴盪。三歲的孩子還無法理解,為什麼這個禮拜媽媽不能回家、為什麼媽媽必須住在醫院裡?對他而言,媽媽不在身邊就像世界崩塌般的恐懼。
週二上午,在高醫胸腔外科團隊的細心與努力下,手術順利完成。那顆新發生的肺部轉移腫瘤已被徹底切除,先前較小的右肺腫瘤也一併移除,由衷感謝醫療團隊的照顧。
然而,手術後的身體依舊脆弱。右胸插著胸管,少量血水沿著管路緩緩排出,傷口隨著每一次呼吸隱隱抽痛。妻子忍受著術後的疼痛,而家中三個孩子的心情,同樣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心思細膩的大女兒,夜裡躲在被窩裡哭泣,只因想念媽媽的擁抱與陪伴。三歲的小兒子因這段期間媽媽頻繁住院,分離焦慮更加嚴重。每次探望結束、要離開醫院時,他總是哭得撕心裂肺;夜裡也常驚醒,一邊哭、一邊呼喚媽媽。
在妻子罹病身體軟弱、孩子承受情緒與思念的同時,診所的業務量也持續成長。家庭與工作兩端同時燃燒,壓力像一波又一波拍上岸的浪,讓我一次又一次學習倚靠主而堅強。
就在這段最疲乏的時刻,收到大學團契輔導的鼓勵——「很不捨你們必須面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病痛。苦難不一定會擊倒你們,但自憐一定會。你們在基督裡的信心,已將自憐置於死地,向世人展現了在基督裡的盼望。持續為你們禱告,求主賜下醫治與力量。」
讀著這段話,我的心像被溫柔扶住。苦難雖深,但主的恩典更深;道路雖艱難,但祂從未放開我們的手。
深知所信的是誰
儘管我們經歷淚水、疼痛,甚至面對死亡的陰影,我們仍然相信:那位創造我們的神,是滿有智慧與良善的。即便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祂仍保守我們不致遭害;儘管前方波濤洶湧,我們仍安息在基督裡——我相信,這才是真實的信心。
保羅如此作見證:「為這緣故,我也受這些苦難;然而我不以為恥,因為知道我所信的是誰,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後書第一章12節)
仿佛保羅在對年輕的提摩太說:「孩子,別懼怕你所經歷的苦難。我深知苦難的滋味,但我從不羞愧,也不退縮,因為我深深知道我所信的是誰。我已把一切交托在祂手中,祂必保守我最珍貴的一切,直到那日臨到。我盼望你記得自己在基督裡所擁有的豐富,記得你是天國榮耀國度的一分子,你就可以在其中得著力量與安息。」
這正是我們的信心所在:相信神在每一刻掌權,並在祂的計畫中,使所有的苦難都成為帶領我們更靠近祂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