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GLP-1 受體促效劑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使用✨

                       

讀者:劉承恩



📌 N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現代常見的肝病挑戰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見的肝臟疾病之一,尤其影響 70% 的第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目前仍缺乏專門核准的治療藥物,主要以生活型態改變(包含飲食和運動)為主。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因其影響體重、血糖、心腎等多重代謝效應,正逐漸被關注為可能的新選擇✨


🧪GLP-1 是什麼?


🔬 GLP-1(類胰高血糖激素胜肽-1) 是腸道分泌的腸泌素,有以下作用:
🩸 促進高血糖時胰島素分泌
⛔ 抑制升糖素分泌
🕑 延緩胃排空、降低食慾
📉 降低餐後血糖與熱量攝取
👉 因此被廣泛應用於 T2DM 的治療!


🌟 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的加分效果


🫀 心血管保護降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發生率
🧠 中樞飽足感抑制食慾、降低能量攝取
🧂 控制體重可減輕 1.5–6 公斤,甚至更多(取決於劑型與劑量)
🧬 降糖成效降低 糖化血色素(HbA1c) 約 0.8–1.9%
💊 劑型多元有每日口服劑型(瑞倍適)與每週注射劑型(胰妥讚、猛健樂)可選擇,使用更便利
👩‍⚕️ 治療肥胖即使無糖尿病,也可使用於減重治療


🧬 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益處 💚


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 可透過以下機轉改善脂肪肝與肝纖維化:
🔁 減少肝臟脂肪沉積
🔥 抗發炎作用
🛡️ 潛在抗纖維化效果
⚖️ 體重減輕引起的間接改善
⚠️ 雖然機轉尚未完全釐清,但目前證據顯示其對肝臟結構與功能具潛在正向影響。


📚 小結:為什麼選 GLP-1 RAs?


🎯 多效合一的治療選擇
降血糖
✅ 控體重
✅ 心腎保護
✅ 可能改善脂肪肝

🧑‍⚕️ 若您有 非酒精性脂肪肝 時,GLP-1 受體促效劑 絕對值得您的關注!


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之三十|無論生死唯主彰顯

                     

作者:劉承恩


等待中的微光


四月來臨,又到了每月例行接受免疫療法的時候。然而,這次住院通知卻遲遲未到。幾經詢問,才從台大醫院得知——目前等候住院的病患人數眾多,平均需延後兩週才能入院治療。

這樣的情況,似乎已成為各大醫療院所的共同寫照。在醫護人力日益吃緊的情況下,住院照護的能量也相對受限,等待的時間不免更加漫長。

為了不中斷療程,在徵詢主治醫師同意後,我們選擇於南部就近的醫院,繼續進行相同劑量的免疫療法——Nivolumab(商品名 Opdivo/保疾伏)480毫克,輔以標靶藥物—— Cabozantinib(商品名:Cabometyx/癌必定)60毫克兩天一次,讓治療能順利地持續下去。

根據現有的少數研究指出,免疫療法是一段漫長而需要耐心的療程,其原則是「持續治療,直到疾病再次惡化,或身體無法再承受其副作用」(Continue until disease progression or unacceptable toxicity)為止。過程中也許緩慢、也許艱辛,但我們知道,這是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

距離上次影像學檢查,已悄然過去三個月。預計五月底,再度返回台大住院,進行最新一輪的影像評估,觀察原發惡性肉瘤與肺部、骨骼轉移腫瘤的大小與活性。每一次檢查,我們學習等待,也以平靜的心情面對,面對癌症治療,一步一步溫柔且堅定地往前走。




無論生死,唯主彰顯


當我們擁有永生的盼望,對於生命與死亡,便能以更加坦然與安穩的心來面對。聖經如此應許:「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我們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羅馬書第十四章8節

另一處經文也深深地表明:「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利比書第一章20~21節

我們把每一天的生命都看作是主所賜的恩典,深願在有限的年日中,能將自己全然奉獻給主。願主使用我們,為神的國度擺上,為祂的福音奔走,並在所剩的光陰裡,持守忠心,活出對主的愛。願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著對主的愛,不是為了討人的喜悅,而是為了尊榮那位為我們捨命的主。

願我們成為敬拜羔羊的人,不論祂往何處,我們都甘心樂意地跟隨。願我們將來能聽見祂溫柔而滿有榮光的聲音對我們說:「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21、23節

願主的恩典與我們同在,使我們的心常存感恩與敬畏,一生一世住在祂的殿中,直到永遠。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至死忠心的教會(2)-啟示錄二章: 8~11節

                      

講者:劉承恩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泡泡尿別輕忽!我的蛋白尿會不會好(4)

                         

作者:劉承恩


診間暖心對話|關於蛋白尿的治療預後


聽完詳細說明後,李大哥眼神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誠摯地說:「醫師,您建議的治療方式我都願意全力配合!只是...」他微微前傾身子,「我真的很想知道,我的蛋白尿有沒有機會完全恢復正常呢?」

我輕輕將病歷本合上,溫和地回應:「李大哥,您這麼積極配合治療真的很棒!蛋白尿就像身體發出的訊號,能不能穩定下來,還要看看您當初發病的原因~也要注意腎臟以外器官的併發症...」


💧 蛋白尿的預後與併發症分析


🎯 預後關鍵因素
研究顯示,早期發現 + 積極治療 是影響蛋白尿患者預後的關鍵!💡
蛋白尿程度常被視為多種疾病的預後指標,舉例如下:

疾病類型與預後指標 💢
🧬 IgA腎病變:蛋白尿越高 → 不良預後風險越高
🧓 慢性腎臟病(CKD):蛋白尿量與疾病進展成正比
🧪 膜性腎病變:存在蛋白尿即提示預後不佳
🧫 腎移植後:蛋白尿 ↑ → 死亡率↑、移植腎存活率↓
🤰 子癲前症:蛋白尿反映母體與胎兒的風險


🚨 潛在併發症風險


蛋白尿不只是腎臟的問題,它可能影響全身多個系統,需小心監測⚠️!

🫀 心血管系統:💔 冠心病風險 ↑:微白蛋白尿 ↑50%,巨量 ↑數倍
🧠 腦中風機率 ↑70%
🩸 凝血系統:🧬 處於高凝狀態,增加靜脈血栓風險
🌊 體液調控異常:🫁 肺積水與腳水腫:因血漿蛋白降低 → 體液外滲
🦠 感染風險:🧫 體液丟失導致免疫力下降 → 細菌感染機率升高
💔 腎臟惡化:⚡ 加速腎病進展💉 提高透析風險
⚠️ 其他嚴重風險:🔴 胃腸道出血⚰️ 整體死亡率提升


🕒 結論:


🧪 對於合併CKD的蛋白尿患者,建議每 3~6個月 追蹤: UPCR🧫 eGFR
📌 蛋白尿 ≠ 單純腎臟病症狀,而是全身風險的警訊!
💡 早期偵測 + 積極治療 + 整合照護 = 延緩惡化、提升存活


相關連結




💦泡泡尿別輕忽!蛋白尿治療與追蹤一次搞懂(3)

                         

作者:劉承恩


診間對話|關於蛋白尿的藥物選擇


李大哥仔細翻閱檢查報告後,抬起頭誠懇地問道:「醫師,這些檢查我都願意配合,不過想請教...如果確定是持續性蛋白尿,除了追蹤觀察,有沒有適合的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呢?」

醫師微笑著拿出腎臟模型,指尖輕點腎絲球的位置:
「您問到重點了!就像園丁會根據植物狀況選擇不同的養護方式,我們也有幾類『腎臟守護者』藥物可以考慮~」

👩‍⚕️🎯治療核心在於🔍找出原因、降低蛋白尿(特別是白蛋白尿),並預防腎功能惡化!


1️⃣ RAAS抑制劑:治療第一線武器!


🧠治療關鍵點:作用於「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RAAS)」🔄

📌 國際建議指引:
📚 KDIGO 2013建議:👉 對於 持續性蛋白尿 >300 mg/日 的成人,首選使用 ACEi(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或 ARB(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

📚 澳洲腎臟健康協會 2015:👉 建議在 6~12個月內降低白蛋白尿至少50% 為治療目標!

✅ 臨床效益實證:🩺 ACEi 不但可降低蛋白尿,還能:
延緩糖尿病與非糖尿病腎病惡化
減少洗腎等替代療法需求
50%蛋白尿降低可同步減少腎功能惡化風險!
📌 特別有效於 重度蛋白尿患者!

🔎 用藥監測提醒:🧪 初期治療需注意:血清肌酸酐(Cr)🧫血鉀(K⁺)🧪

⚖️ ACEi vs ARB:療效、副作用類似,醫師會依患者反應調整。
💊 ACEi + ARB 或 + 腎素抑制劑=⚠ 風險加倍
🚨 可能副作用包含:高血鉀(Hyperkalemia)⚡低血壓、腎功能惡化、暈厥風險
📚 澳洲 & 英國 NICE 指南:❌ 不建議合併使用 ACEi + ARB 治療蛋白尿


2️⃣ 排糖藥SGLT-2抑制劑


💊 SGLT-2抑制劑不僅能有效降低蛋白尿與白蛋白尿,也可能對 非糖尿病腎病變(Non-diabetic Renal Pathology, NRP)患者發揮腎臟保護作用✨
但目前仍有幾個待釐清的臨床盲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治療優勢已在糖尿病腎病變族群中獲得實證支持✅
✅ 有效降低:🎯 蛋白尿(Proteinuria)🧬 白蛋白尿(Albuminuria)
✅ 心腎雙重保護:❤️🧠 已確認對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 有良好效果💪 延緩腎功能惡化,降低心血管風險

⚠️ 要注意目前針對非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資料還不夠完整 📉
🧩 臨床數據不足的原因:🚫 某些大型試驗排除了特定腎絲球腎炎患者


3️⃣ ✨輔助治療策略也很重要!


💧 利尿劑 + 限鹽飲食
👉 中重度蛋白尿常伴隨體液過多,利尿劑是重要輔助武器!

🌀 醛固酮拮抗劑(如 Spironolactone)
✔ 除利尿外,也能 減少蛋白尿!
⚠ 小提醒:與 ACEi 聯用可能導致⚠高血鉀 👨‍🍼男性女乳症 
✅ 但對心衰竭患者有 降低死亡率 的明確益處!

💊 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的選擇
👑 新型用藥:如efonidipine、benedipine + ARB 組合已證實能 協同降低蛋白尿!




💦泡泡尿別輕忽!蛋白尿的評估與診斷流程(2)

                         

作者:劉承恩


釐清蛋白尿的檢查計畫


李大哥深鎖的眉頭逐漸鬆開,進一步詢問著,那我們需要做什麼檢查才能夠確認呢?

看著李大哥逐漸舒展的眉頭,醫師拿出紙筆,畫著簡單的腎臟結構圖說:
「發現蛋白尿,不要慌!我們就像偵探一樣,一步步找出蛋白尿的線索。您願意配合的話,建議先從初步篩檢到進階檢查,層層釐清,找出真正原因🔍...」

👣 第一步,✅ 必須先排除:🦠 泌尿道感染(UTI)🍬 糖尿病引起的腎病變,接著進行以下檢查,包括...


🧪 尿液檢驗


🧫 尿液試紙檢查(Urine Dipstick)簡單快速,是最常用的初步篩檢工具!
📌 判讀重點:
🔸 要搭配 尿液比重(specific gravity) 來解讀
🔸 稀釋尿若顯示「1+」,實際蛋白量可能比脫水的「1+」還高! 💧
🧾 解讀建議:試紙「1+」大約等於 每日蛋白流失 >1 g,但無法精準量化
🎨 檢測原理:四溴酚藍(tetrabromophenol blue)變色反應:💛(黃)→ 💙(藍),因蛋白質負電性所致
⚠️ 試紙檢查的侷限性❌ 無法偵測:帶正電蛋白質(如免疫球蛋白輕鏈)
⚠️ 可能出現偽陽性:💦 脫水🦠 泌尿道感染🔴 血尿💪 劇烈運動後🧪 鹼性尿液(pH > 8)
⚠️ 可能出現偽陰性:🚿 水分攝取多➕ 帶正電蛋白(如多發性骨髓瘤輕鏈)

📏 蛋白尿的定量方式
🧴 24小時尿液收集
🔹 黃金標準,但操作繁瑣、易誤差
🔹 異常:>150 mg/24hr

⏱️ 隨機尿液蛋白/尿液肌酸酐比值(UPCR)
🔹 使用晨尿最準 🌄
✅ 正常:<150 mg⚠️ 腎炎範圍:150–3000 mg/g🔴 腎病症候群範圍:>3500 mg/g


🩸 血液檢驗


🧪 電解質、BUN、肌酸酐(Cr)
✨ 若懷疑腎病症候群(>3.5g/24hr 或 UPCR >3500mg/g):需加測 血清白蛋白、膽固醇
🔬 自體免疫檢查 :ANA、anti-DNA、ANCA、C3/C4、抗PLA2R
🦠 病毒血清學:B型肝炎、C型肝炎、愛滋病毒HIV
🔬 尿蛋白電泳 :偵測輕鏈(懷疑多發性骨髓瘤時)


🧭 影像與腎臟切片


🔹 腎臟超音波 🖥️:看大小與實質變化

🧬 腎臟切片(Renal Biopsy)適應症
🔍 當每日蛋白尿 >1 g,且需明確診斷病理類型時
👉 選擇適合的免疫抑制劑治療方向


🔚 小叮嚀:


🧑‍⚕️「蛋白尿不是診斷,是症狀!」要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讀
🧭 從簡單的尿試紙,一步步追蹤到進階診斷,才能幫助您釐清真正的病因並進行有效治療!



相關連結




💦泡泡尿別輕忽!蛋白尿的病因分類大解析(1)

                        

作者:劉承恩


診間小故事|腎功能正常卻有蛋白尿?


47歲的李大哥拿著健檢報告,略顯不安地走進診間。

「醫師,我的報告大部分都正常,血糖沒問題,膽固醇雖然接近上限但還算過關,唯獨血壓稍微偏高(140/90mmHg)。最讓我擔心的是...」他指著尿液檢查欄位,「腎功能檢查(eGFR 131)明明很好,為什麼會出現『尿蛋白2+』的異常呢?」

他的眉頭深鎖,語氣中混雜著困惑與擔憂。

✨ 我微微的一笑,溫暖的說:「李大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可能的原因...不是所有蛋白尿都是腎病!先分清楚「暫時性」還是「持續性」,才能對症下藥🧑‍⚕️」


 一、暫時性蛋白尿(Transient Proteinuria)


☀️ 多為良性可逆,無需過度擔心,以下為常見原因🧾:
🔸 泌尿道感染(UTI) 🦠
🔸 姿勢性蛋白尿 🧍‍♂️:
  - 長時間站立造成,晨尿通常正常 🌅
  - 臨床特點:30歲以上較少見 
🔸 發燒 / 急性感染 🤒
🔸 劇烈運動 🏃‍♂️💦
🔸 女性陰道分泌物污染 🧫🚺
🔸 懷孕相關變化 🤰
💡 暫時性蛋白尿通常不伴隨腎功能惡化!


二、持續性蛋白尿(Persistent Proteinuria)


🔍 此類蛋白尿常為腎臟或全身性疾病表現,需進一步評估與追蹤!

📂 1. 原發性腎臟疾病(Primary Renal Causes)
🔸 腎絲球腎炎 🧠
🔸 腎小管功能異常 🧪

📂 2. 續發性腎臟疾病(Secondary Renal Causes)
🔸 糖尿病腎病變 🍰💊
🔸 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血管炎)🛡️🌺
🔸 類澱粉沉積症(Amyloidosis) 🧵
🔸 多發性骨髓瘤(Myeloma) 🦴
🔸 充血性心衰竭(CHF) 💔💦
🔸 高血壓性腎病變 💉
📣 小提醒:持續性蛋白尿若未處理,恐導致腎功能惡化!


三、良性蛋白尿(Benign Proteinuria)


⚠️ 這些因素雖會暫時增加尿蛋白,但不代表腎病變:
🟩 發燒 / 急性疾病 🤧
🟩 激烈運動 / 體能活動 🏋️‍♂️
🟩 姿勢性蛋白尿 🧍
🟩 脫水 💧
🟩 情緒壓力 😤
🟩 高溫環境或熱傷害 ☀️🔥
🟩 急性發炎反應(如感染)🛌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