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劉承恩
搔癢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導致想要搔抓皮膚,根據持續時間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意味著存在六周以上時間。慢性搔癢可能以連續性或間歇性方法表現,病因可分為皮膚性、全身性、神經性、心因性、混合性。
常見的搔癢症可能為皮膚疾病(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牛皮癬),也可能是相關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例如肝臟疾病、血液腫瘤疾病、風濕免疫病或腎臟病引起。
腎臟病相關搔癢症
慢性腎臟病除了腎臟以外也會影響其他器官,例如心血管、神經、免疫與皮膚相關疾病。今天要介紹的慢性腎臟病相關搔癢症(Chronic kidney disease associated pruritus, CKD-aP)或稱尿毒症搔癢,意指皮膚搔癢乃因腎臟疾病而非其他疾病所引起。
慢性腎臟病相關搔癢症是常見疾病,它影響約有80%的透析患者,而其中40%為中到重度搔癢。接受成功腎臟移植的患者有高達 32% 的病例仍抱怨皮膚搔癢,儘管已經低於之前的透析治療期間的比例。
搔癢會導致衰弱、減低生活品質,增加感染風險、住院、甚至死亡。有嚴重搔癢症狀的透析患者,相較輕微或無症狀患者,更容易中斷或抗拒透析。
搔癢症也會引起睡眠障礙、身體疲倦、工作能力下降、關係與自尊惡化、憂鬱、疼痛、降低透析與藥物遵從性,增加感染風險、增加住院(心血管、感染或皮膚相關併發症。
造成腎臟病相關搔癢症原因有許多,包括尿毒素、免疫功能障礙、嗎啡類藥物傳導異常、感染性病原體、神經病變、透析不足或其他因素(包含維生素 A 過多症、鋁中毒與空氣汙染)。
尿毒素 (Uremic toxins)
尿毒素是因腎臟代謝異常而累積在體內的物質,其中可以區分三大類物質:游離水溶性低分子量分子 (low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es, LMWM) (<0.5 kDa)、中分子 (Middel molecules, MM) (0.5–60 kDa) 和蛋白質結合的尿毒素 (protein-bound uremic toxin, PBUT)。這些尿毒素物質的累積也是搔癢的成因之一。
低分子量分子 (LMWM) 是不與蛋白質結合的水溶性物質,與中分子和 PBUT 相比,它們很容易通過透析膜清除。關於低分子量(LMWM)與中分子量(MM)分子的去除,血液透析過濾術 (HemodiafiltrationHDF) 會比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HD)更有效。
治療
可以先給予局部治療(給予滋潤乳液)、照光治療(窄波中波紫外線治療Narrow band UVB)。
藥物治療方面包括抗組織胺、Gabapentin (Neurontin)、Pregabalin (Lyrica)、Ondansetron (化療止吐藥)、和活性碳。
針對蛋白質結合尿毒素的減量策略包含減少製造(適當蛋白質攝取、攝取纖維、益生菌、益生源、瀉藥)、減少腸道吸收(活性炭、AST-120 Kremezin)、以及增加清除(盡量保留殘餘腎功能、改善透析品質、進行腎臟移植)。
結論
腎臟病相關搔癢症具有顯著的流行病學、臨床特徵和結果。它的發病機制特別複雜,儘管某些主要機轉現已明確確立。這些包括代謝失衡、免疫功能障礙、嗎啡類藥物傳遞改變、傳染病原體、乾燥症、神經病變和各種透析相關因素。
腎臟病相關搔癢症可以透過局部治療、光療和全身治療改善。這些方式主要分別以潤膚劑、窄波中波紫外線治療和神經藥物(gabapentinoids)為代表。這些方法主要在改善乾燥症並補充皮膚屏障,減少發炎並減少瘙癢通路中神經衝動的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