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糖尿病腎臟疾病|腎臟與心血管保護藥物介紹

                         

讀者:劉承恩




🎯【SGLT2抑制劑 🌿 不只控糖,更能護心又顧腎!】


✨ 適用對象:第二型糖尿病(T2DM)合併慢性腎病(CKD)、心血管疾病、心衰竭患者

🧠💡什麼是SGLT2抑制劑?
SGLT2抑制劑(例如 Empagliflozin、Dapagliflozin、Canagliflozin)能夠抑制腎臟近曲小管對葡萄糖的再吸收,經由尿液排出血糖,達到降血糖目的!更棒的是~研究證實它還有這些驚人好處:

🫀💖 5大器官保護功效
🔹 降心衰風險
 💊 EMPA-REG / DAPA-HF / DELIVER / EMPEROR trials 顯示
 ✅ 心臟衰竭惡化↓約25%~30%
 ✅ 心血管死亡率明顯下降

🔹 護腎超有感:
 🧪 EMPA-KIDNEY、CREDENCE、DAPA-CKD 試驗指出
 ✅ 末期腎臟病ESRD風險 ↓ 32~44%
 ✅ 腎功能惡化明顯延緩

🔹 不分糖尿病都受益:
 ❤️ 糖友與非糖友皆可使用,保護效果一致

🔹 穩定eGFR:
 📉 eGFR低至 20 mL/min/1.73m² 仍可使用
 ✅ 減少洗腎風險!

🔹 降低全因死亡率:
 🧬 DAPA-CKD、EMPEROR證實
 ✅ 降低全因死亡 13~31%

⚠️💊 使用安全提醒
🔸 剛開始使用時,eGFR 可能短暫下降,但屬「可逆現象」
🔸 注意水分攝取💧,避免低血容量
🔸 生殖器黴菌感染機率約6%,注意清潔即可
🔸 低血糖風險低,但若合併使用胰島素仍須監測血糖
🔸 腎臟移植病人目前不建議使用

📌 重要建議:
🔍 不論是否達成控糖目標,T2DM合併CKD、心衰竭、蛋白尿患者
👉 只要 eGFR ≥ 20,都應考慮使用SGLT2抑制劑


🎉【GLP-1受體促效劑大解密】🎉💉 讓控糖不只是控糖,還能心腎雙保護!


🧬 GLP-1 RA 是什麼?
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 GLP-1 RA)是模擬腸道激素GLP-1的藥物,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有效控制血糖,更可延伸出多重保護作用!

💖 五大心腎保護功效
📌 1. 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MACE)🔹 LEADER、SUSTAIN-6、EXSCEL、REWIND 等多項研究證實:✅ 減少心肌梗塞、中風、心血管死亡風險

📌 2. 延緩腎功能惡化🔹 FLOW試驗證實:使用Semaglutide✅ 降低24%腎衰竭或腎因/心因死亡每年eGFR下降幅度減少1.16 mL/min/1.73m²

📌 3. 有效減少蛋白尿🔸 可降低進展性腎病變的風險

📌 4. 糖尿病合併CKD患者專屬福音✅ 不論是否合併使用SGLT2i,腎保護效果一致

⚠️ 常見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消化道症狀🔸 噁心、嘔吐、腹瀉(約15–20% CKD 第3~4期病人)
🔸 通常可隨時間與劑量調整改善
💉 注射部位反應罕見(<1%)📦 Semaglutide 現已有口服劑型"瑞倍適"可選擇!
🩸 低血糖風險低⚠️ 合併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時需小心調整劑量

👩‍⚕️ 特定藥物使用建議:🔹 推薦:Liraglutide、Semaglutide、Dulaglutide(具心腎保護證據)
🔹 Liraglutide 不建議用於 eGFR < 30 mL/min 病人
🔹 Semaglutide / Dulaglutide:腎功能不全也能安全使用,無需調整劑量

🏥 適用對象:👩‍⚕️ 第二型糖尿病(T2DM)合併:✔️ 心血管疾病✔️ 慢性腎臟病(CKD)


🌿✨【腎臟與心血管守護星✨Finerenone介紹】


👨‍⚕️什麼是非類固醇類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nsMRA)
🧪 Finerenone 是一種新型、非類固醇類的nsMRA藥物,可幫助控制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尤其在減緩腎功能惡化與降低心血管風險方面表現亮眼!

📊 實證研究有力支持!
✔ FIDELIO-DKD 與 FIGARO-DKD 兩項大型臨床試驗
✔ 針對 第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
✔ 統合分析結果指出:
🔹 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
🔹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減少心因性與腎因性死亡率

🫀 誰適合使用?
🌟 已服用 最大耐受劑量ACEi或ARB 的病人
🌟 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eGFR ≥ 25 mL/min/1.73m²
UACR ≥ 30 mg/g
血鉀 < 5.0 mmol/L

📌 使用Finerenone的小提醒:
📅 治療期間需定期追蹤血鉀濃度,以避免高血鉀等副作用
💧 避免與其他升鉀藥物併用,並維持足夠水分攝取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之三十五|仰望基督的受苦

                        

作者:劉承恩


永久性的失能


距離手術切除腫瘤已經超過半個月了,妻子的傷口正逐漸癒合,外表的傷痕一天天結痂收口,然而手術所留下的內在傷痛卻仍深刻而難以撫平。

這次的手術為了清除腫瘤,必須犧牲長達15公分的坐骨神經。這條神經是人體中最粗、也最重要的神經之一,一旦被切除,等同於宣告它所掌管的感覺與運動區域遭受不可逆、永久性的損傷。這樣的傷害,無法靠復健逆轉,也無法透過神經修補來復原——它是一種身體功能永久性的失能。

這份失去,讓人難以忽視、難以釋懷。

除了生理上的挑戰,病理報告再次證實腫瘤為高度復發性的惡性肉瘤。醫師評估,局部復發的風險高達八成以上。

接下來,我們將前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開始每日的放射線治療(電療)療程。同時,免疫治療藥物 Nivolumab仍將持續進行,預計每兩週住院一次接受注射。為了促進手術傷口的癒合,並為即將展開的放療做好準備,醫療團隊也決定暫時停用標靶藥物 Cabozantinib,以降低皮膚與局部組織的潛在副作用風險。

在這條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治療路上,我們正一步步前行。面對這樣一個高度惡性、復發率極高的癌症,每一次治療都像是一場與生命拔河的挑戰。這條路既漫長,又充滿艱辛——有疼痛、有無力,也有淚水,但我們仍願意以信心與愛心同行,相信在苦難的深處,仍有恩典作伴,仍有盼望生根。




仰望基督的受苦


當我們面對心靈深處的苦楚與掙扎,神的話語仍是我們最深的安慰與力量。每當我們閱讀《彼得前書》,便能深深感受到,那不是單單彼得個人的話語,而是聖靈藉著彼得,對在患難中掙扎的弟兄姊妹所發出的溫柔勸勉與堅定盼望。

整卷書信中,聖靈不斷將我們的眼目,溫柔而堅定地引回到主耶穌基督的身上——那位為我們受苦、為我們完成救贖的主。

📖 在第一章,我們看見: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的羔羊之血,早在創世以前就已為我們預備(彼得前書第一章18~20節)。這是神永恆的旨意,為要拯救我們這些墮落在罪中無助的人,使我們重得恩典與生命。

📖 第二章繼續引領我們看見:主耶穌的受苦達到極致,是被掛在十字架的木頭上。然而,這位甘願為我們犧牲的主,因祂所受的鞭傷,我們得著醫治;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著平安(彼得前書第二章24節)。祂為我們的罪而死,卻使我們如今可以因信,在基督的義中活著。

📖 到了第三章,彼得清楚地告訴我們:基督受苦,是基督義代替我們不義,為要引領我們回到神的面前(彼得前書第三章18節)。祂的受難不是偶然,而是神計劃中的奇妙恩典。

📖 在第四章,聖靈進一步提醒我們:當我們經歷苦難時,要以基督受苦的心為心,讓這樣的心志成為我們的力量,使我們脫離那捆綁我們心靈的軟弱與恐懼,得以在患難中仍堅定倚靠(彼得前書第四章1~2節)。

我們的痛苦,有時不單是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壓力,而是內心焦慮的反應與黑暗絕望的思想。但感謝神——聖靈引領我們回到基督的受苦之路,讓我們明白:主所經歷的苦難是真實的,而這一切都在彰顯神的旨意,也成就了神的旨意

當我們不再只是注視苦難本身,而是仰望基督因苦難而成就的榮耀,我們的心靈就得著釋放,痛苦的重量也減輕許多。

因此,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將自己的靈魂交託給那信實又慈愛的創造主(彼得前書第四章19節),因為祂必看顧、必保守、也必引導我們走過試煉,進入祂美好的旨意中。願主的話語成為我們心中的亮光,在黑夜中仍能堅定仰望祂的恩典。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之三十四|深處的求告

                       

作者:劉承恩


最快樂的爸爸?


妻子住院開刀的那一週,是孩子們與媽媽分離最久的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則是人生第一次獨自扛起白天上班、夜晚照顧三個孩子的「類單親」生活。那一週不長,卻讓我更深刻體會單親家庭父母的辛苦與壓力。

白天,在診所處理醫療與行政事務,扮演著院長與醫師的角色;晚上回到家,才是真正的考驗開始。

幫孩子檢查功課、洗澡、刷牙、洗衣、收拾家務……這些雖然繁瑣,卻不是最令人疲憊的。最讓人心累、也最需要用心的,是陪伴孩子們處理情緒:手足間的爭執、面對困難的不安、對媽媽深深的思念與難以言喻的憂傷。

那一週,我想起2019年全國電子的一部微電影《我的百變爸爸》。

影片中,一位單親父親因妻子病逝,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從女兒被同學欺負,到母親節的孤單落寞,從少女情懷的初戀,到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父親默默守候在她身旁,始終不曾缺席。

最讓我動容的,是結尾那幕。

女兒穿上媽媽生前的衣服,對爸爸說:「讓你一個人陪女兒長大,你辛苦了。」她緊接著說出那句催淚的告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希望你也能成為最快樂的爸爸。」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深處的求告


詩篇一百三十篇開頭這樣說:「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祢求告!」這「深處」不是單一的,而是重重的、層層的。有時候,我們因愛主的緣故,被帶進難以逃離的深處——不是因為走錯了路,而是因為主的手親自引導。

我們總渴望人生平坦順遂、一帆風順。然而在神的眼中,「深處」往往是祂塑造我們、試煉我們的必經之地。那裡黑暗、深沉,彷彿連神也遠離了,讓人無力掙脫,只能仰望。

真正的深處,是我們無法靠自己逃脫的處境。在那裡,我們停止掙扎、放下抱怨,學會單單等候。正如這首詩所描述的:那經歷深處的人,並不怨天尤人,而是安靜地伏在主前,對神說:「主啊,我知道這是祢的手,是祢要熬煉我,除去我的自義與驕傲,使我學習完全屬於祢。」

詩篇後半段描繪了這樣一顆安靜等候的心:「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5節)這種等候,不是因為絕望,不是無奈的忍受,也不是消極的聽天由命,而是因為心中有主的話語、主的應許作根基,進而充滿信心的仰望。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6節)如守夜的人期待天明,我們也在漫長的黑夜中守望,盼望主的再來。等到天亮,一切勞苦都要歇息,心靈要在基督裡得著安息。

是啊!我們家正在對抗癌症這個「深處」之中,但我們不灰心。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羅馬書第十三章12節);神總不撇下、也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第十三章5節)。願我們學會安息、安靜、等候,直到主親自施恩,讓我們從深處升起,重新得力。




至死忠心的教會(3)|啟示錄第二章8~11節

                       

講者:劉承恩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2025年6月26日 星期四

苾之十|不要媽媽住院

                  

作者:唐苾寧


二週前睡前抱抱聊天,語曦哭著和我說:不開心!不想要媽媽住院!

晚上她作了一個惡夢,我們一家人在一艘大船上,結果船壞掉了,她自己和奶奶搭了一艘小船繼續往前,上岸以後卻找不到媽媽,難過的大哭了起來。語曦一邊說著夢中內容,一邊悲從中來的哭了,我抱著她好捨不得。

在我罹癌之前,除了樂樂、境境出生,我沒有離開過語曦超過24小時,但這次生病因著每月打針住院,語曦被迫急著長大,需要學習忍耐和媽媽短暫分開。而月底這次開刀是我們第一次分開這麼久,我知道她心中很焦慮…

對懂事的語曦來說,未知確實讓人心慌害怕。生病以來,她的細膩敏感一直讓我掛心,她對我的情感依賴、需求遠遠大於兩個兒子,住院倒數幾天幾乎天天哭,反觀兒子一派樂天,不曾掉過一滴淚😆

罹癌後我畫了一幅畫要送給語曦,畫的是她的名字「語曦」—神的話語是黑暗當中的亮光!原本是要當生日禮物的,但為了安慰她的心決定提前給她,希望能從畫中感受到媽媽的抱抱。願聖靈常常安慰她的心,能感受到身邊圍繞著她的愛,短暫的分別也能成為她經歷神的機會。

後記:昨天我已順利在台大開完刀,術後精神都好,傷口雖然很大,卻沒有想像中的痛,謝謝大家的關心代禱。



 
山:詩篇121:1-2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洋桔梗:花語是永遠不變的愛
耶利米書 31:3
(神說)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

晨曦:何西阿書6:3
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他出現確如晨光,他必臨到我們像甘雨,像滋潤田地的春雨。

路加福音一:78-79
因我們上帝憐憫的心腸,叫清晨的日光從高天臨到我們,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把我們的腳引到平安的路上。




之三十三|祂賜我平安

                      

作者:劉承恩


傷痕與印記


在臺大醫院燈火通明的手術室裡,一場攸關生命的戰役靜靜展開。裡頭,是一群專業醫療人員全神貫注、並肩奮戰的身影;外頭,是家屬屏息以待、滿心焦急守候的眼神。

6月24日上午9點半,妻子進入手術室。從那一刻起,時間像被拉長了一般。從朝霞初升到夜幕低垂,從明亮日光到深沉黑夜,她在裡面度過了漫長的12小時。

為了處理妻子左臀部的腫瘤,骨科團隊先花了六個小時,仔細地切除了8公分的原發腫瘤,還有新冒出的3公分腫瘤。由於原發腫瘤緊緊纏繞、包覆著坐骨神經,為避免未來復發,骨科醫師慎重決定切除長達15公分的坐骨神經。

手術的接力棒,接著交到了整形外科團隊手中。團隊花了兩個小時,將坐骨神經斷裂的近側端縫合在附近肌肉上。截斷的坐骨神經,會導致左腳的麻木、無力與冰冷,而整形外科的努力,則是為了避免日後產生神經異常生長或放電引起的幻肢疼痛。

在這次手術中,妻子的左臀與左大腿上,留下了一道長達20公分的傷痕,那是這場戰役的印記。但願這道疤痕,成為在受苦中仍持守信心與盼望的記號。

目前妻子正在病房靜養,能自己進食,也能下床緩緩而行。感謝所有為她守護、為我們努力的醫療團隊。感謝許多親朋好友的關心,未來幾日,我們仍需觀察傷口引流的血水量,一切若穩定,就能準備出院。




祂賜我平安


在手術前幾天,我們一同靜靜地聆聽這首詩歌——《祂賜我平安》。在那片刻,紛亂的心靈得著寧靜,我們彼此安慰,也一同默想每一句歌詞所傳遞的深刻意涵。

這首詩歌,像主耶穌慈愛的聲音,溫柔地對我們說話。我們也願將這份從主而來的平安,分享給每一位關心我們的親朋好友與弟兄姊妹。願主耶穌基督,成為你們心中穩妥不搖的磐石,在風暴中仍然賜下安穩的避風港。

🎵 歌詞|《祂賜我平安》

生命試煉有時難以承擔,
心靈樂音有時漸趨黯淡。
每當此時,信心軟弱,
我渴望聽見主聲音。

天父,祢今在何處?
祢曾應許要永與我同在。
我用心深處聆聽祢慈聲,
對我說:「孩子,我在此。」

平安,救主賜我平安,
當我深陷人生風暴中,
祂恩手必引領我,
作我藏身避難所,
用祂慈愛膀臂保護我。

平安,惟祂賜完全平安,
當我信靠,便一無所懼。
我可安息天父手中,
因祂知我一生路程,
祂賜我平安,平安。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之三十二|百般的試煉

                      

作者:劉承恩


壯士斷腕,斬草除根


在台大醫院的診間裡,惡性肉瘤團隊的骨科醫師正聚精會神地審視影像。畫面中,一顆約三公分的新腫瘤,頑強地浮現在左臀原發腫瘤的上方。這是歷經七次免疫療法與持續標靶藥物治療後,腫瘤依舊狡猾難纏的證據。

當初並未優先考慮手術切除,主要是因為惡性肉瘤早已轉移至肺部與骨頭,切除原發病灶對治療預後並沒有明顯幫助。然而,如今情勢稍有轉變。內科醫師提出手術建議,理由是免疫與標靶治療初見成效:原發腫瘤活性減弱、肺部轉移灶也有所縮小——而左臀這個新出現的腫瘤,也許正是因為局部血流較差,才讓它得以逃脫療效,悄然滋長。

骨科醫師的建議讓我們深深思索。他提議,除了切除新出現的三公分腫瘤,也應一併摘除原發的八公分腫瘤,甚至連帶腫瘤所包覆緊貼的坐骨神經一併切除,以減少復發風險。

然而,這樣的手術代價極為沉重。一旦切除坐骨神經,妻子左側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外側與腳部,將面對永久性的感覺與運動失能。行走、觸覺、甚至站立的穩定性,都將受到深遠影響。這樣的決定,沉痛而艱難,但若能因此延續生命、阻止腫瘤捲土重來,也許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必要之惡」。

院方已安排妻子於下週一(6/23)入住台大醫院,並於下週二(6/24)接受手術。術後預計住院約一週,等待傷口癒合與身體逐步復原。願主賜我們力量,在試煉中依舊堅定前行,也保守醫療團隊的每一雙手,帶來醫治與盼望。




百般的試煉


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的;雖然如今在百般試煉中暫時憂愁,這是為了使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比那被火煉仍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並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日子,得著稱讚、榮耀與尊貴。(彼得前書第一章6~7節)

聖經說,我們是泥土,主是那位精工細作的窯匠──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祂手中的傑作(以賽亞書第六十四章8節,耶利米書第十八章1~6節)。祂所許可的熬煉,並非為了擊垮我們,而是為了除去我們生命中的雜質,使我們的信心得以更堅固、更純淨、更像基督。

所以,聖經教導我們:「落在百般試煉中要以為大喜樂」,因為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出忍耐,而忍耐也當成全,使我們在基督裡得著生命的冠冕(雅各書第一章2~3, 12節)。

當然,在這條信心的路上,我們會經歷「暫時的憂愁」,但同時,我們也擁有一份活潑的盼望和從神而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這喜樂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常常仰望主的救恩,是否時常數算祂豐富的恩典

詩人曾呼喊:「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這句話提醒我們,即使是敬虔的聖徒也會經歷憂慮、掙扎與想要逃避的時刻。但詩人接著說:「應當仰望神,因祂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謝祂!」(詩篇第四十二篇5節)

當先知哈巴谷面對眼前淒涼的光景──無花果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沒有牛──他卻仍能堅定地說:「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巴谷書第三章17~18節)

是的,因為主賜下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腓利比書第四章7節)。因此,即使四面受敵,我們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絕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哥林多後書第四章8~12節)。

在主榮耀的光中,我們逐漸明白──這些試驗是祂愛的工作,為的是煉淨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更有祂的形像,好預備我們將來與主一同作王,直到永永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