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網站頁籤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糖尿病腎臟疾病|腎臟與心血管保護藥物介紹

                         

讀者:劉承恩




🎯【SGLT2抑制劑 🌿 不只控糖,更能護心又顧腎!】


✨ 適用對象:第二型糖尿病(T2DM)合併慢性腎病(CKD)、心血管疾病、心衰竭患者

🧠💡什麼是SGLT2抑制劑?
SGLT2抑制劑(例如 Empagliflozin、Dapagliflozin、Canagliflozin)能夠抑制腎臟近曲小管對葡萄糖的再吸收,經由尿液排出血糖,達到降血糖目的!更棒的是~研究證實它還有這些驚人好處:

🫀💖 5大器官保護功效
🔹 降心衰風險
 💊 EMPA-REG / DAPA-HF / DELIVER / EMPEROR trials 顯示
 ✅ 心臟衰竭惡化↓約25%~30%
 ✅ 心血管死亡率明顯下降

🔹 護腎超有感:
 🧪 EMPA-KIDNEY、CREDENCE、DAPA-CKD 試驗指出
 ✅ 末期腎臟病ESRD風險 ↓ 32~44%
 ✅ 腎功能惡化明顯延緩

🔹 不分糖尿病都受益:
 ❤️ 糖友與非糖友皆可使用,保護效果一致

🔹 穩定eGFR:
 📉 eGFR低至 20 mL/min/1.73m² 仍可使用
 ✅ 減少洗腎風險!

🔹 降低全因死亡率:
 🧬 DAPA-CKD、EMPEROR證實
 ✅ 降低全因死亡 13~31%

⚠️💊 使用安全提醒
🔸 剛開始使用時,eGFR 可能短暫下降,但屬「可逆現象」
🔸 注意水分攝取💧,避免低血容量
🔸 生殖器黴菌感染機率約6%,注意清潔即可
🔸 低血糖風險低,但若合併使用胰島素仍須監測血糖
🔸 腎臟移植病人目前不建議使用

📌 重要建議:
🔍 不論是否達成控糖目標,T2DM合併CKD、心衰竭、蛋白尿患者
👉 只要 eGFR ≥ 20,都應考慮使用SGLT2抑制劑


🎉【GLP-1受體促效劑大解密】🎉💉 讓控糖不只是控糖,還能心腎雙保護!


🧬 GLP-1 RA 是什麼?
GLP-1受體促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 GLP-1 RA)是模擬腸道激素GLP-1的藥物,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有效控制血糖,更可延伸出多重保護作用!

💖 五大心腎保護功效
📌 1. 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MACE)🔹 LEADER、SUSTAIN-6、EXSCEL、REWIND 等多項研究證實:✅ 減少心肌梗塞、中風、心血管死亡風險

📌 2. 延緩腎功能惡化🔹 FLOW試驗證實:使用Semaglutide✅ 降低24%腎衰竭或腎因/心因死亡每年eGFR下降幅度減少1.16 mL/min/1.73m²

📌 3. 有效減少蛋白尿🔸 可降低進展性腎病變的風險

📌 4. 糖尿病合併CKD患者專屬福音✅ 不論是否合併使用SGLT2i,腎保護效果一致

⚠️ 常見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消化道症狀🔸 噁心、嘔吐、腹瀉(約15–20% CKD 第3~4期病人)
🔸 通常可隨時間與劑量調整改善
💉 注射部位反應罕見(<1%)📦 Semaglutide 現已有口服劑型"瑞倍適"可選擇!
🩸 低血糖風險低⚠️ 合併胰島素或促胰島素分泌劑時需小心調整劑量

👩‍⚕️ 特定藥物使用建議:🔹 推薦:Liraglutide、Semaglutide、Dulaglutide(具心腎保護證據)
🔹 Liraglutide 不建議用於 eGFR < 30 mL/min 病人
🔹 Semaglutide / Dulaglutide:腎功能不全也能安全使用,無需調整劑量

🏥 適用對象:👩‍⚕️ 第二型糖尿病(T2DM)合併:✔️ 心血管疾病✔️ 慢性腎臟病(CKD)


🌿✨【腎臟與心血管守護星✨Finerenone介紹】


👨‍⚕️什麼是非類固醇類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nsMRA)
🧪 Finerenone 是一種新型、非類固醇類的nsMRA藥物,可幫助控制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尤其在減緩腎功能惡化與降低心血管風險方面表現亮眼!

📊 實證研究有力支持!
✔ FIDELIO-DKD 與 FIGARO-DKD 兩項大型臨床試驗
✔ 針對 第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
✔ 統合分析結果指出:
🔹 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
🔹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減少心因性與腎因性死亡率

🫀 誰適合使用?
🌟 已服用 最大耐受劑量ACEi或ARB 的病人
🌟 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eGFR ≥ 25 mL/min/1.73m²
UACR ≥ 30 mg/g
血鉀 < 5.0 mmol/L

📌 使用Finerenone的小提醒:
📅 治療期間需定期追蹤血鉀濃度,以避免高血鉀等副作用
💧 避免與其他升鉀藥物併用,並維持足夠水分攝取




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之三十五|仰望基督的受苦

                        

作者:劉承恩


永久性的失能


距離手術切除腫瘤已經超過半個月了,妻子的傷口正逐漸癒合,外表的傷痕一天天結痂收口,然而手術所留下的內在傷痛卻仍深刻而難以撫平。

這次的手術為了清除腫瘤,必須犧牲長達15公分的坐骨神經。這條神經是人體中最粗、也最重要的神經之一,一旦被切除,等同於宣告它所掌管的感覺與運動區域遭受不可逆、永久性的損傷。這樣的傷害,無法靠復健逆轉,也無法透過神經修補來復原——它是一種身體功能永久性的失能。

這份失去,讓人難以忽視、難以釋懷。

除了生理上的挑戰,病理報告再次證實腫瘤為高度復發性的惡性肉瘤。醫師評估,局部復發的風險高達八成以上。

接下來,我們將前往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開始每日的放射線治療(電療)療程。同時,免疫治療藥物 Nivolumab仍將持續進行,預計每兩週住院一次接受注射。為了促進手術傷口的癒合,並為即將展開的放療做好準備,醫療團隊也決定暫時停用標靶藥物 Cabozantinib,以降低皮膚與局部組織的潛在副作用風險。

在這條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治療路上,我們正一步步前行。面對這樣一個高度惡性、復發率極高的癌症,每一次治療都像是一場與生命拔河的挑戰。這條路既漫長,又充滿艱辛——有疼痛、有無力,也有淚水,但我們仍願意以信心與愛心同行,相信在苦難的深處,仍有恩典作伴,仍有盼望生根。




仰望基督的受苦


當我們面對心靈深處的苦楚與掙扎,神的話語仍是我們最深的安慰與力量。每當我們閱讀《彼得前書》,便能深深感受到,那不是單單彼得個人的話語,而是聖靈藉著彼得,對在患難中掙扎的弟兄姊妹所發出的溫柔勸勉與堅定盼望。

整卷書信中,聖靈不斷將我們的眼目,溫柔而堅定地引回到主耶穌基督的身上——那位為我們受苦、為我們完成救贖的主。

📖 在第一章,我們看見:基督的寶血,如同無瑕疵的羔羊之血,早在創世以前就已為我們預備(彼得前書第一章18~20節)。這是神永恆的旨意,為要拯救我們這些墮落在罪中無助的人,使我們重得恩典與生命。

📖 第二章繼續引領我們看見:主耶穌的受苦達到極致,是被掛在十字架的木頭上。然而,這位甘願為我們犧牲的主,因祂所受的鞭傷,我們得著醫治;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著平安(彼得前書第二章24節)。祂為我們的罪而死,卻使我們如今可以因信,在基督的義中活著。

📖 到了第三章,彼得清楚地告訴我們:基督受苦,是基督義代替我們不義,為要引領我們回到神的面前(彼得前書第三章18節)。祂的受難不是偶然,而是神計劃中的奇妙恩典。

📖 在第四章,聖靈進一步提醒我們:當我們經歷苦難時,要以基督受苦的心為心,讓這樣的心志成為我們的力量,使我們脫離那捆綁我們心靈的軟弱與恐懼,得以在患難中仍堅定倚靠(彼得前書第四章1~2節)。

我們的痛苦,有時不單是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壓力,而是內心焦慮的反應與黑暗絕望的思想。但感謝神——聖靈引領我們回到基督的受苦之路,讓我們明白:主所經歷的苦難是真實的,而這一切都在彰顯神的旨意,也成就了神的旨意

當我們不再只是注視苦難本身,而是仰望基督因苦難而成就的榮耀,我們的心靈就得著釋放,痛苦的重量也減輕許多。

因此,求主幫助我們學習將自己的靈魂交託給那信實又慈愛的創造主(彼得前書第四章19節),因為祂必看顧、必保守、也必引導我們走過試煉,進入祂美好的旨意中。願主的話語成為我們心中的亮光,在黑夜中仍能堅定仰望祂的恩典。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之三十四|深處的求告

                       

作者:劉承恩


最快樂的爸爸?


妻子住院開刀的那一週,是孩子們與媽媽分離最久的一段時間;對我來說,則是人生第一次獨自扛起白天上班、夜晚照顧三個孩子的「類單親」生活。那一週不長,卻讓我更深刻體會單親家庭父母的辛苦與壓力。

白天,在診所處理醫療與行政事務,扮演著院長與醫師的角色;晚上回到家,才是真正的考驗開始。

幫孩子檢查功課、洗澡、刷牙、洗衣、收拾家務……這些雖然繁瑣,卻不是最令人疲憊的。最讓人心累、也最需要用心的,是陪伴孩子們處理情緒:手足間的爭執、面對困難的不安、對媽媽深深的思念與難以言喻的憂傷。

那一週,我想起2019年全國電子的一部微電影《我的百變爸爸》。

影片中,一位單親父親因妻子病逝,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從女兒被同學欺負,到母親節的孤單落寞,從少女情懷的初戀,到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父親默默守候在她身旁,始終不曾缺席。

最讓我動容的,是結尾那幕。

女兒穿上媽媽生前的衣服,對爸爸說:「讓你一個人陪女兒長大,你辛苦了。」她緊接著說出那句催淚的告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我希望你也能成為最快樂的爸爸。」

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深處的求告


詩篇一百三十篇開頭這樣說:「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祢求告!」這「深處」不是單一的,而是重重的、層層的。有時候,我們因愛主的緣故,被帶進難以逃離的深處——不是因為走錯了路,而是因為主的手親自引導。

我們總渴望人生平坦順遂、一帆風順。然而在神的眼中,「深處」往往是祂塑造我們、試煉我們的必經之地。那裡黑暗、深沉,彷彿連神也遠離了,讓人無力掙脫,只能仰望。

真正的深處,是我們無法靠自己逃脫的處境。在那裡,我們停止掙扎、放下抱怨,學會單單等候。正如這首詩所描述的:那經歷深處的人,並不怨天尤人,而是安靜地伏在主前,對神說:「主啊,我知道這是祢的手,是祢要熬煉我,除去我的自義與驕傲,使我學習完全屬於祢。」

詩篇後半段描繪了這樣一顆安靜等候的心:「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話。」(5節)這種等候,不是因為絕望,不是無奈的忍受,也不是消極的聽天由命,而是因為心中有主的話語、主的應許作根基,進而充滿信心的仰望。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6節)如守夜的人期待天明,我們也在漫長的黑夜中守望,盼望主的再來。等到天亮,一切勞苦都要歇息,心靈要在基督裡得著安息。

是啊!我們家正在對抗癌症這個「深處」之中,但我們不灰心。黑夜已深,白晝將近(羅馬書第十三章12節);神總不撇下、也不丟棄我們(希伯來書第十三章5節)。願我們學會安息、安靜、等候,直到主親自施恩,讓我們從深處升起,重新得力。




至死忠心的教會(3)|啟示錄第二章8~11節

                       

講者:劉承恩




你要寫信給士每拿教會的使者,說:那首先的、末後的、死過又活的,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